香港野生之星:珍稀海豚、琵鷺、樹蛙和蜻蜓

本地人越來越意識到香港野生動物的重要性;甚至在本地物種中出現了一些明星:罕見的海豚、琵鷺、樹蛙和蜻蜓。

世界上有些地方的名字既讓人聯想到荒野,又讓人聯想到擁擠的城市。例如,佛羅裡達州讓人聯想到潛伏著鱷魚的沼澤、邁阿密的海濱和繁華的市中心。
          相較之下,香港通常被視為一個大都市,除此之外別無其他:它是東西方交匯的地方,霓虹燈懸掛在擁擠的街道上,帆船穿過被混凝土叢林包圍的港口。這種類型轉換是不幸的,因為香港遠不止城市——事實上,40%的土地面積被指定為郊野公園,而且特區擁有豐富多樣的野生動物,包括大致相同數量的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物種如佛羅裡達州。
          在相當程度上,香港人應該為這種刻板印象負責。他們滿足於市場上的陳腔濫調——東方與西方的交匯,帆船在現實中幾乎絕跡。直到最近,很少有人敢冒險猜測在自家門口發現的世界稀有物種和獨特物種的名稱。令人高興的是,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促進綠色香港的行動正在進行,當地人對香港野生動物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
          當地物種中甚至出現了一些明星。只有少數動物足夠大,足以被新手注意到——香港很久以前就失去了曾經棲息在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的大象、老虎、鱷魚和其他動物——但所有動物都很有趣,值得更廣泛地了解。以下是其中四位野生明星的精選。

中華白海豚

chinese-white-dolphin-jumping2012Nov02_1768800px

1657年,歐洲探險家彼得·芒迪沿著珠江航行(珠江沿香港西海岸入海),並報告說:“這裡的江豚像米爾克一樣白,有些甚至是紅褐色的。”然而,三個多世紀過去了,偶爾出現紅潤的江豚才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它們實際上是海豚。
          最近人們對海豚的興趣高漲,部分原因在於航空公司飛行員和海洋生物愛好者斯圖·普萊克 (Stu Pryke) 的活動,他於 1988 年從香港航行到澳門時首次看到了一群海豚。有海豚,而且中華白海豚分佈在從華南到澳洲的地區,但數量不多。第二年,他估計香港水域有 200 至 400 隻。他們最喜歡的地區是大嶼山北部附近,包括靠近赤臘角島的地方,島嶼很快就會被摧毀,為香港新機場讓路。由於擔心機場施工會對海豚造成傷害,普萊克在一場強調海豚困境的媒體宣傳活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科學家被請來研究海豚。兩名學生估計香港的數量不到 100 只,並擔心污染等一系列因素威脅著它們即將滅絕。隨著新聞線和電視台報告它們可能的滅亡,海豚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名氣,導致微笑的卡通海豚成為 1997 年香港回歸中國的吉祥物。
          儘管機場計畫破壞了海豚的一些棲息地,但減少爆破影響的措施或許對海豚有所幫助,1998 年,研究人員湯姆·傑斐遜(Tom Jefferson) 估計,香港的海豚數量在65 至163 隻之間,其中珠江沿岸總共約有1000 隻──其中一隻世界上數量最多的中華白海豚。
          剛出生時,海豚是灰色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們會變成斑紋灰色,成年後變成均勻的柔和粉紅色,使其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隻粉紅色海豚之一。出於某種原因,香港及其附近的海豚比其他地方的海豚呈現更濃鬱的粉紅色,這使得它們成為一個旅遊景點,專業運營商香港海豚觀察提供遊覽“世界上最粉紅色的海豚”的服務。

香港海豚觀察 – 參加觀賞海豚的旅遊團。

黑面琵鷺

在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當地觀鳥者已經習慣在香港西北部的後海灣濕地群中看到成群結隊的黑臉琵鷺。以前相當罕見的琵鷺在海灣過冬,數量不斷增加,到1989 年底,琵鷺數量已增至50 隻。者對它們卻相當厭倦——畢竟,中國的舊記錄表明它們相當常見。
          但中國幾乎對鳥類學家關上了大門。隨著訊息開始逐漸流出,觀鳥者開始涉足大陸濕地,香港的彼得·肯納利注意到,雖然有些物種的數量很多,但黑臉琵鷺的蹤跡卻很少。他開始收集他能找到的所有記錄,從越南到日本的各個地點;然後他將這些數字加在一起,得出了黑面琵鷺的世界數量驚人的 288 隻。幾乎一夜之間,黑臉琵鷺就變成了高度瀕危物種。香港是其冬季主要聚集地之一。
          當時已知唯一比香港擁有更多黑面琵鷺的地點是台灣西南部的岑文河口,最近在那裡發現了多達 145 隻黑面琵鷺。這裡仍然是冬季的主要地點,而香港後海灣的重要性一直排名第二。令人高興的是,由於沒有人能完全解釋的原因,過去十年中,數量有所增加——去年冬天達到約 700 起,其中至少 130 起發生在後海灣。 (至 2002/2003 年冬季,人口已超過 1,000 人。)
          據了解,黑臉琵鷺僅在韓國西海岸和附近中國的少數島嶼上繁殖。但只發現了幾十對鳥在這裡築巢,導致夏季有數百隻鳥下落不明。為了尋找「新的」繁殖地,鳥類學家於 1999 年初在台灣和香港的 11 隻琵鷺上安裝了衛星發射器,然後監測它們向北的遷徙。但這些鳥都飛向北韓西部,那裡的棲息地已經為人所知。鳥類學家想知道:這真的是主要的築巢區域,還是黑面琵鷺隱藏在某個秘密的地方?

2024 年 4 月更新:全球黑臉琵鷺數量已超過 6,900 只,但後海灣未能跟上成長步伐,去年冬天約有 300 隻: 黑面琵鷺全球數量穩定 後海灣比例創歷史第二低.

羅默的樹蛙

1952年,業餘爬行動物學家JD Romer在南丫島的一個洞穴中發現了一種新的青蛙物種。直到第二年,他才發現了少量的它們,但隨後它們似乎就消失了,羅默認為他的新聞物種已經滅絕了。
          但1984年,羅默樹蛙在南丫島被重新發現,此後又在香港的其他三個島嶼上發現了它們:大嶼山、蒲台島和赤鱲角。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些發現並不引人注目——即使成年後,青蛙的平均長度也只有1.5 厘米,這使它們成為世界上最小的兩棲動物之一,而且它們呈暗棕色,背上只有一個X 標記作為裝飾。但當美國生物學家詹姆斯·拉澤爾博士和同事在赤臘角發現青蛙時,他開始試圖阻止威脅消滅這些新族群的機場計畫。
          對拉澤爾來說,羅默的樹蛙是冰河時期的遺跡。也許在海平面較低時,它曾經在中國南部延伸的沿海平原上很常見,但現在已經被困在四個山頂上,隨著海水淹沒了它以前的棲息地,這些山頂變成了島嶼。儘管拉澤爾猛烈抨擊機場,但該計劃仍在繼續,赤臘角幾乎被夷為平地。
          然而,羅默樹蛙的赤鱲角系仍然存在。兩棲和爬行動物愛好者邁克爾·劉(Michael Lau)拯救了他能找到的所有動物,首先將它們放在他的客廳裡,然後在香港繁殖,然後將其他它們送到澳大利亞。此後,他在香港的幾個地點釋放了成群的羅默樹蛙,雄性樹蛙像蟋蟀一樣的顫音增添了樹林裡夜間的合唱聲,自從冰蓋融化以來,這些樹蛙可能聽不到它們的聲音。

埃氏大粒蟲

基思·威爾遜(Keith Wilson)是另一位業餘博物學家,他為我們對香港野生動物的了解做出了貢獻。作為一名職業漁業生物學家,他自 1991 年抵達以來將大部分空閒時間用於研究蜻蜓,幫助將特區的物種總數從 65 種增加到今天的 108 種。他的發現中有幾個對科學來說是新物種,例如亮光暗影祖母綠 埃氏大粒蟲,最近出現在香港郵票。
          威爾森在新界東部的沙樂洞發現了這個發現,這裡是香港蜻蜓的主要聚集地,也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兩種蜻蜓的地方。 宏米迪亞,與一位平民親戚共享溪流。雖然在附近的烏蛟騰還發現了一些, 埃氏大粒蟲 是僅在香港已知的四種蜻蜓之一,威爾森懷疑它可能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獨有的。
          埃氏大粒蟲 看起來並不壯觀——它只有大約3公分長,身上有黃色斑紋。但它的存在有助於加強保護沙洛東及其野生動物的行動。在一天的大部分時間裡,它都棲息在溪流上方的植被上。但如果是近親的話 埃氏大粒蟲 當即將下雨或黃昏臨近時,它們就會變得活躍起來,在溪流上空低空盤旋和曲折,它敏銳的眼睛警惕著蚊子和其他昆蟲獵物,在夏夜裡飛得很長。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