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路過香港的猛禽有助揭示遷徙奇觀

春季,灰臉禿鷹和中華雀鷹會大量飛過香港,但由於天氣原因,它們偏離了海洋飛行路線。

兩種猛禽每年沿著西太平洋沿岸遷徙數千公里, 春季有時會有相當多的人經過香港

2022 年 3 月 30 日一早,我前往大嶼山東南部南山的山頂。上午十點左右到達後不久,我掃視南面芝麻灣半島的地平線,看到一隻猛禽正在接近。它有點像香港人熟悉的黑風箏,但翅膀細長,飛行起來更加輕快。 

大嶼山上空的灰臉禿鷹

通過我的雙筒望遠鏡,我看到這隻鳥的頂部是棕色的,下面是蒼白的,每隻眼睛上方都有一條白色的條紋。那是一隻灰臉禿鷹,從我東邊飛過,向北飛去,幾分鐘後又有幾隻禿鷹跟隨在山坡上空上升的氣流中滑行,然後也向北移動。我數了數聚會上有十個人,當我下午早些時候離開時,我數到了三十一。

由於風向為東風,我一直希望能看到灰臉禿鷹,而且隨著東風氣流一直持續到四月中旬左右,幾位觀察者報告說灰臉禿鷹的數量有所增加。我花了更多時間在大嶼山觀察它們,4 月 8 日數到了 116 只,這是我在香港觀鳥 30 多年以來該物種的個人最高單日總數。

近距離觀察,灰臉禿鷹一點也不迷人。而且翼展一米左右,缺乏鷹的威嚴。然而,對於觀鳥者來說,它們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為它們是東亞獨有的,並且是與中華雀鷹一起穿越世界上唯一的猛禽海洋遷徙路線的兩個主要物種之一。每年,大約有 50 萬隻鳥類沿著這條飛行路線,在俄羅斯東部、中國東北部、日本和韓國的繁殖地以及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冬季棲息地之間進行長達 6000 公里的史詩般的旅程。

對我來說,灰臉禿鷹增加了吸引力,因為香港位於這條飛行路線的外圍,我幫助證明了預測它們大量飛過的日子是可能的。這源於對候鳥的終生迷戀,以及它們受天氣影響甚至預測天氣的方式。

對鳥類遷徙和天氣的迷戀始於我的英國家鄉

我在英格蘭東海岸的斯卡伯勒長大時就開始觀鳥。一家人去鄉村郊遊時產生的偶然興趣,以及朋友偶爾問的“那是什麼鳥?”,我對野生鳥類產生了熱情。

我很幸運地經歷了秋天的日子,數百甚至數千隻鶯、畫眉等鳴禽抵達沿海岬角,其中還夾雜著一些不尋常的遊客。當地自然歷史學會的傑出人物、早期導師阿索爾·沃利斯 (Athol Wallis) 告訴我:“秋季,當非洲大陸上空出現高壓時,它們會帶來鼓勵遷徙的好天氣,同時東風也會將西伯利亞的稀有物質帶到英國。 ”之後,我開始熱衷於查看遷徙季節的預報圖表。

雖然我在達勒姆的第一所大學學習化學,但我在空閒時間繼續觀鳥,並與三個朋友組織了一次考察以色列的遷徙。這個小國因大量候鳥而變得越來越出名,特別是春季期間,數十萬隻猛禽在度假勝地埃拉特上空向北遷徙,途中往返於非洲的冬季棲息地和北歐的繁殖地。關於秋季返程的信息較少,我們在 1982 年 9 月和 10 月初花了近五週的時間觀察猛禽,希望進一步了解它們的種群和行為。 

2018 年 3 月回訪以色列期間,恩戈地上空有草原禿鷹

我們選擇了有利的位置,例如俯瞰紅海北部的岩石山脊,並花了幾個小時觀察天空,用雙筒望遠鏡和望遠鏡隨時準備識別和計數任何經過的鳥類。事實證明,我們幫助證明,與春季相比,秋季埃拉特上空的遷徙數量很少。但我們確實喜歡看到各種各樣的禿鷹、老鷹、禿鷲和獵鷹,而且我也喜歡棲息在山頂上,數著候鳥的數量。

北京東部北戴河的天氣和遷徙波

隨後我在劍橋大學完成了博士課程。雖然這也集中在化學上,但我為一次更雄心勃勃的觀鳥探險制定了計劃。很少有信息表明中國海岸可能對移民研究有益——尤其是當前 BBC 自然歷史紀錄片主持人杰弗裡·博斯沃爾 (Jeffery Boswall) 告訴我,北京以東的北戴河將是  去處。令人高興的是,一所大學圖書館藏有一本不起眼的期刊,裡面有丹麥科學家阿克塞爾·海明森的兩篇論文。1942年至1945年日本佔領期間,他被困在北京東部的這個沿海小鎮,花了很多時間對候鳥進行深入研究。 

我讀過海明森的描述,這裡對於觀鳥者來說似乎是黃金國,那裡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全球稀有物種,並且四十年來沒有後續研究。組織一次考察被證明具有挑戰性,特別是在 1976 年毛澤東去世後,中國才慢慢開放。然而,1985 年 3 月中旬,我們八人考察隊的先遣隊中的四人到達了北戴河,一個地方。被稱為避暑勝地,但由於冬季的持續,潮線上有海冰。

一張地圖顯示了城鎮邊緣的低矮山丘,我們選擇其中一座進行日常觀察。海明森的記錄顯示,大多數春季移民還要再過四個星期才能抵達。但國際鶴類基金會主任喬治·阿奇博爾德博士鼓勵了我們的探險,特別是海明森在三月下旬看到了西伯利亞鶴,而沒有人知道這種高度瀕危物種的數量可能仍然存在。 

最初,這個數字似乎可能為零。我們在山頂呆了五天。雖然天氣寒冷,但天氣大多晴朗、陽光明媚——對我們來說,這似乎是遷徙航班的理想選擇,但四天來,只有偶爾有鵝經過,促使團隊成員史蒂夫·霍洛威評論道:“馬丁,你管這個叫什麼?我稱之為“沒有鳥”。

北戴河上空的白鶴和兩隻丹頂鶴[尾隨]

然後是“波浪”日,共有 1500 多隻鵝和 3 個品種的 881 只鶴。它們成V字形行進,在藍天的映襯下,蔚為壯觀。尤其是鶴——它們與蒼鷺相似,但體型更大——其中包括瀕臨滅絕的西伯利亞鶴,它們的翅膀呈白色,翼尖呈黑色。偶爾,鶴群會在我們上方打破隊形,在上升的空氣中翱翔,然後重新集結,繼續向北前進。

事實證明,在我們幾乎沒有註意到的情況下,天氣的變化在沿海產生了一股偏南氣流——非常適合協助北行航班。在第一次調查和對北戴河的幾次回訪中,我了解到鶴不僅僅是晴天飛行:大多數鶴都會判斷溫度和氣壓變化等因素,這樣它們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順風的機會,在遙遠的濕地之間飛行數百公里。

秋天的一天,有跡象表明,如果鶴在不利的條件下飛行,可能會出現問題。一位漁民乘船出海,看到一隻幼年丹頂鶴因精疲力竭墜入海中。他知道該物種受到保護,也許是希望得到獎勵,於是他救了這個年輕人,並將其帶到了當地政府。我碰巧在城裡進行一項調查,並被叫去提供建議。 “你可以餵牠小魚,也許可以像給小孩子一樣餵抗生素,”我建議道。漁民說,這是三隻一起飛翔的鶴中的一隻:肯定是父母帶著它們的孩子,儘管逆風穿過海灣。 

幸運的是,這只鶴在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到來之前一直得到照顧,並將其帶到濕地,以便與野生鶴一起釋放。然而,無數其他鳥類在遷徙過程中死亡,正是成功和失敗的結合才制定和調整了策略,例如哪些路線最適合飛行以及首選的飛行天氣。

[更多內容請參見 北戴河——東方移民樞紐 在這個網站上。]

將灰面禿鷹的脈衝與東風氣流聯繫起來

對於許多遷徙物種來說,這導致它們避免了漫長的海上穿越,並遵循海岸線、山谷和山脈邊緣等特徵,將它們集中在遷徙路線上,就像鳥類的季節性河流一樣。埃拉特和北戴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飛行路線之一,觀鳥者可以陶醉於一天之內成千上萬甚至數十萬隻鳥飛過的奇觀,專門的觀察者記錄了世界物種數量的高比例:正如我們所記錄的那樣1985 年春天,652 隻白鶴(約佔世界已知數量的 40%)經過北戴河。 

1987年初,我到達香港,計劃住在這裡,同時鼓勵北戴河的鳥類保育。我對這裡的鳥類知之甚少,只知道一個叫米埔的保護區是濕地鳥類的傑出代表。在觀鳥協會成員的幫助下,我很快了解到,雖然鳥類種類豐富,但香港並不位於候鳥遷徙路線上,容易看到候鳥從頭頂飛過。

一群灰面禿鷹掠過 [Windy Gap,2022 年春季]

因此,1993年3月的一天,當我朝長洲的家上空望去時,發現一群灰面禿鷹在上空盤旋,我感到非常驚訝。我抓起雙筒望遠鏡,數了數,有 42 隻鳥;後來獲悉,另外 56 架飛機在香港仔郊野公園上空被發現,其中 228 架飛機於第二天飛越香港。

當時,這似乎只是幸運的幾天。但第二年,我與觀鳥者、時任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共同撰寫了一篇關於天氣與香港鳥類之間聯繫的論文: 香港的天氣與鳥類遷徙 天氣與香港的鳥類遷徙炎熱活動。在搜尋香港鳥類報告中的值得注意的目擊事件後,我們意識到灰面鵟的春季活動與南海上空的偏東氣流同時發生,並推測這些鳥類來自香港東部的某個地方。

記得我在籌劃第一次北戴河考察時,遇到了國際鳥類紅皮書的編者奈傑爾·科勒(Nigel Collar),他告訴我:“台灣的觀鳥者最近發現了數以萬計的猛禽從北戴河南端飛過。秋天的島嶼。他們必須長途跋涉才能到達菲律賓。”因此,也許香港的鳥兒原本打算在春天逆向飛行,但因海上的風而改變了方向。

2022年4月8日的天氣圖,當時我看到116只灰面鵟向北飛過大嶼山風峽。呈現出春天典型的東風氣流,屆時這些雀鷹和中國雀鷹可能會大量飛過香港上空。從 文圖斯基.

帶來東風的典型天氣模式也符合這一概念。從中國推來的高壓系統幾乎保證了呂宋島和中國之間的晴朗天氣——因此,正如飛越北戴河的鶴有利於安全到達濕地一樣,灰臉禿鷹也增加了它們在不遭遇潛在致命暴雨的情況下長途穿越海上的機會。如果它們碰巧偏離航線前往香港及附近地區,那麼為了確保生存而付出的代價微乎其微。 

台灣灰臉禿鷹的拯救行動

20 世紀 70 年代,台灣觀鳥者意識到,對遷徙的灰面鵟構成最大威脅的是人類,而不是惡劣天氣。顯然,這個問題最初是當地人狩獵它們作為送給家人和朋友的珍貴禮物,但隨著家庭手工業的發展,這個問題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為遵循騎乘猛禽可以帶來好運的日本傳統的人們提供服務。交易數量令人震驚:例如,1976 年至 1977 年間,大約有 60,000 張灰面禿鷹皮被運往日本。

台灣和日本的自然保護主義者為拯救灰面鵟而奮鬥,包括通過提高認識、採取措施,例如在 20 世紀 80 年代初立法關閉日本市場,以及在 90 年代初禁止捕獵灰面鵟。 “拯救灰臉禿鷹的故事,是台灣真正值得驕傲的故事”,觀鳥者馬克·威爾基(Mark Wilkie)在一篇在線文章中寫道。

即使採取了這些保護措施,從 1989 年到 2003 年,記錄的秋季經過台灣南部的灰面鵟數量仍穩定在 10,000 只左右;但此後這一數字有所上升,去年達到創紀錄的 110,000 人。遷徙的鳥群不再被獵殺,而是成為了一個旅遊景點,當地人現在提倡“觀賞老鷹”,一些以前的獵人擔任導遊。

2023 年 3 月,大嶼山獅頭山上空的灰面禿鷹

衛星發射機和蒲台的壯麗早晨

在直接觀察的同時,研究人員還 使用雷達探測灰面禿鷹群。這表明,在春季,北上的猛禽主要在台灣上空或附近飛行,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在通常的日子裡,只有流浪者到達香港;他們的行駛速度可達 50 公里/小時。鑑於香港距呂宋島北端約 800 公里(見 2015 年和 2016 年菲律賓呂宋島北部沿海洋遷徙路線的晝夜猛禽春季遷徙,雖然只有摘要不收費),這意味著從菲律賓出發到達香港的鳥類至少需要 16 個小時的不間斷飛行:一場馬拉松式的飛行,特別是對於通常在白天遷徙的猛禽來說。

另一項為香港提供寶貴見解的台灣研究涉及為灰面禿鷹安裝衛星發射器。四個人南下過冬後,他們在春季遷徙期間被追踪,包括從呂宋島起飛的航班。其中三架飛越台灣,其中一架在廣東西部的一個島嶼登陸。報導稱:“它受到了連續幾天強烈東北季風的阻礙,但它還是奮力渡過了大海。” 一篇文章在 今日台灣 ——支持林超英和我的結論,即香港這些猛禽的脈動是由於東風氣流使它們偏離航線而產生的。

中華雀鷹 [於大嶼山二澳]

香港觀鳥者傑夫·韋爾奇(Geoff Welch)根據對蒲台遷徙的廣泛觀察,相信許多春季從海上飛來的鳥類首先會在擔杆和香港以南的其他島嶼上休息。其中包括灰面禿鷹和中國雀鷹,它們在遷徙途中數量較多,並且在春季稍晚經過。在某些日子裡,韋爾奇目睹了這些鳥群飛過蒲台,最引人注目的是 2010 年 4 月 14 日。

“今天早上 9.30 至 11.30 之間,1440 只中國蒼鷹 [又名雀鷹] 飛過蒲台,景象十分壯觀。” 韋爾奇報導香港觀鳥協會論壇。 “這場運動發生在港口附近,在上午 10.30 至 11.30 之間,鳥類在高度大多低於 200 英尺的地方穩定地飛過,有超過 1000 隻鳥。”

繼灰臉禿鷹之後——中國雀鷹

毫不奇怪,考慮到它們也沿著海洋飛行路線飛行,這些雀鷹出現的天氣與灰面禿鷹相似——今年四月下半月,隨著東風進一步加強,我前往大嶼山,希望能看到它們。雖然香港之前的記錄主要來自地勢較低的沿海地點,但大嶼山的博物學家保羅·阿斯頓 (Paul Aston) 曾嘗試在昂坪附近的更高處觀景台——路邊的風峽觀景台,發現這裡對猛禽來說非常有效,於是我早上多次前往這片區域。 

從獅頭山嚮南眺望

不久之後,我還嘗試了天壇大佛後面的山頂(參見獅頭山和昂坪的鳥類),從那裡我可以眺望石壁水庫的山坡,並希望中國雀鷹會來。我並沒有失望。

三三兩兩、最多八隻的雀鷹有時從南方飛來,在下方盤旋,然後升上山頂,向北巡航。其他的似乎憑空出現在我面前,距離如此之近,我可以欣賞到它們藍灰色的上半身和頭部、銹橙色的腹部和帶有深色尖端的蒼白下翼。中國雀鷹比灰面禿鷹更小、更敏捷,我看到七隻雀鷹盤旋上升,直到幾乎消失在藍天的視野中。 

2022 年春季,中華雀鷹飛過獅頭山

雖然我錯過了一個早上,當時一位幸運的觀察者看到了 180 只中國麻雀鷹飛過大嶼山,但 5 月 3 日,我確實完成了三位數的統計——101 隻鳥,當時它們在山上飛翔了大約一個小時,我注意到有 15、4 只。 、 15、 16、 6、 1 和 12 快速連續,然後通道逐漸消失。那時,連清晨也很熱,春季遷徙已接近尾聲。兩天后,我回來,記錄到的猛禽遷徙數量非常接近:0只。

需要學習更多知識,包括秋季

秋天,灰臉鵟和中華雀鷹再次沿著海洋飛行路線飛行,但在香港只看到少數,而且至少其中一些可能採取替代路線,主要是通過馬來半島的陸路路線,因為它們與物種一起發生,如 東方蜜鵟眾所周知,這有利於前往印度尼西亞冬季地區的長途旅行。 [查看泰國南部 Khao Dinsor 的計數信息;公司 鳥類數量和遷徙時間 那裡。]

那麼,為什麼許多灰面禿鷹和中國雀鷹選擇沿著海洋飛行路線,而其他鳥則選擇主要飛越陸地,儘管它們可能會在類似的地區繁殖和過冬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給出答案。

對於我自己來說,我也很好奇今年秋天會帶來什麼。通常,秋天這裡的猛禽候鳥很少。但去年,人們看到了數百隻阿穆爾隼,它們進行了從東北亞到印度再到非洲的驚人旅程。這是一次由強大的東北季風帶來的僥倖,還是花時間觀看(例如在“新”大嶼山的有利位置)可能會有所收穫?我希望後者被證明是正確的。

但即使秋季遷徙失敗了,至少景色還是不錯的。我可以反思,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時期,我們幾乎被限制在香港,我們很幸運——甚至有幸——見證了灰面禿鷹和中華雀鷹的遷徙,並深入了解它們的生存策略並通過沿著西太平洋沿岸進行漫長而危險的旅程而繁榮發展。

[2022 年 10 月 3 日更新:繼上個月的平靜會議之後,本月前三天出現了一些猛禽活動,包括香港的第二次飛鷹:因此“天空觀察”可能會在未來幾天和幾週內證明是有益的。]

寫給 南華早報.

有關更多信息,請參閱我在另一個網站上寫的文章: 香港灰面鵟及中華雀鷹春季遷徙.

發表評論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