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最好更名為禽流感

  • 這個話題是空的。
正在檢視 2 篇文章 - 1 至 2 (共計 2 篇)
  • 作者
    文章
  • #3642

    幾年前,韓國鳥類協會的尼爾·摩爾斯主張將禽流感更名為家禽流感。

    2014 年 2 月 17 日發表的致《南華早報》的一封信中也提出了大致相同的論點:

    引用:
    考慮禽流感的其他名稱

    以下是關於該報告的一個溫和建議(“中國家禽業希望在損害控制中掩蓋禽流感消息”,2 月 5 日)。

    我看到全國畜牧業協會網站呼籲在H7N9禽流感病毒的媒體報導中刪除“鳥”字。

    該協會建議官員和媒體使用“H7N9流感”或“H7N9病毒”等術語,而不使用“鳥”一詞。

    我有一個稍微不同的建議,即減少不合理的恥辱,同時仍然鼓勵公眾採取適當的預防行為。

    我建議媒體不要稱其為“H7N9禽流感”,而應稱其為“H7N9禽流感”。

    畢竟,這種對人類危險的禽流感病毒尚未在野生鳥類中發現,僅在家禽和鴿子中發現。所以污名化所有鳥類是不正確的。

    也許另一個有用的名稱是“H7N9 活體動物市場流感”,因為接觸此類市場與人類病例密切相關。

    此外,你的文章引用了新華社的報導稱,廣東省最近幾天已停止分享未經請求的人間病例報告。

    在缺乏有關廣東病例的具體信息的情況下,如果媒體將第二波人H7N9禽流感病例稱為“粵浙潮”,可能會對公眾有所幫助,因為第二波病例大部分來自廣東省。到目前為止,這兩個省份。

    2013年4月,在中國報告首例人類H7N9禽流感病例一周後,新華社發表了一篇令人震驚的社論:“非典十年後,中國學到了什麼?”

    該社論的最後一行值得重複:

    “如果非典教會了中國及其政府什麼的話,那就是在面對致命的流行病時,不能太小心或太誠實。過去十年讓政府學到了很多東西,但這還遠遠不夠。”

    Jody Lanard 醫學博士,風險溝通顧問,Peter Sandman 風險溝通網站,美國紐約

    #4928

    《衛報》的文章包括:

    引用:
    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的麥克米倫說,當一隻鳥在飼養過程中將其所有能量都用於生產肉或蛋時,“就必須付出一些代價”。 “科學表明鳥類的免疫力會下降。”

    正如格雷格所說:“加速生長和抗病能力之間存在反比關係,這意味著生長速度更快的鳥類更容易生病。”

    儘管美國農業部將這次疫情稱為“對生物安全的警鐘”,但密封農場(使用換氣扇使鳥類保持涼爽)的想法可能很難執行。 “工業家禽系統就其本質而言,很容易受到此類感染,”他說。

    麥克米倫認為,問題出在系統上。 “我們迫使鳥類以不平衡的方式生活,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基因上,”她說。商業家禽群“生來就是為了受苦。我們強迫他們過著痛苦的生活,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將更容易感染和傳播疾病。這些不是健康、平衡的動物。”[/unquote]

    http://www.theguardian.com/vital-signs/2015/jul/14/bird-flu-devastation-highlights-unsustainability-of-commercial-chicken-farming

正在檢視 2 篇文章 - 1 至 2 (共計 2 篇)
  • 抱緊,回歸主題必須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