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至:Farms, wild birds and biosecurity re flu esp H5N1

#4133
馬丁
參與者

    親愛的馬丁,

    感謝您分享西姆斯博士的回覆。不幸的是,西姆斯博士評論的是我們的新聞稿,而不是我們的完整報告,這可能會產生一些混亂。我希望將來論壇的貢獻者,尤其是那些擁有專家資格的貢獻者,在發表評論之前花時間閱讀該報告。儘管如此,我還是想談談西姆斯博士提出的一些觀點。

    西姆斯博士寫道:

    引用:
    特別重要的是,小規模家禽中的許多疾病都未被診斷出來。在獸醫服務不發達的國家,只有當商業農場發生病例時,問題才會被診斷並引起獸醫當局的注意。

    西姆斯博士似乎在猜測。據我所知,沒有研究表明小規模家禽中的許多疾病未被診斷出來。相反,我們在許多國家看到的是,小農戶向當局詢問其農場內家禽神秘死亡的情況,而商業農場則採取措施掩蓋和否認其農場爆發禽流感。例如,在日本,當局只是因為一個匿名電話才發現該國最大的商業農場之一爆發了禽流感。在泰國,政府和業界幾個月來一直否認禽流感的存在,而小農場則在尋求答案。在印度,發生首次疫情的農場由南亞最大的家禽跨國公司擁有,聲稱這是另一種疾病,並指出在自己的實驗室進行了測試,但後來與獨立測試相矛盾。然而,儘管有這樣的記錄,該行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自我監管的,即使在禽流感導致人員死亡的印度尼西亞,當局在進入大型商業運營方面仍然遇到困難。所有這些以及更多內容都在報告中。

    讓我提出我自己的猜測:商業農場的大部分疫情都沒有被報告。

    西姆斯博士繼續說:

    引用:
    需要明確區分擁有健全生物安全系統(通常不會出現疾病)的農場和生產系統不足以防止病原體進入的農場。

    我注意到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再次被用作所有疫情爆發都發生在商業雞群中的地方的例子 - 但這些不是高水平的生物安全農場。

    亞洲的大部分問題是由於農場為了滿足城市快速增長的家禽需求而發展的,而沒有同時加強農場生物安全(即後院雞群變得更大)。這並不是由大型跨國公司推動的,而是由看到服務這些市場的經濟利益的小農所推動的。這些農民在相當原始的條件下飼養更多的鳥類,並且沒有採取適當的疾病控制措施。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加強這些農場的生物安全。

    西姆斯博士所說的有些內容我是同意的,但是,重要的是要記住,西姆斯博士所說的大多數中型農場都緊密地融入了跨國公司的生產系統,通常作為合約生產業務。借用他的話來說,認為這些合約生產業務是小型後院農民熱切追求更大農場的結果,這當然是「半真半假」。多年來,正大集團等跨國公司積極推動此模式的推廣,各國政府也透過農業銀行和一系列激勵措施和法規支持其發展。以泰國為例,畜牧業是該國雛雞的主要來源,但只向農民出售數千隻雛雞。此外,在許多國家,例如寮國、緬甸或奈及利亞,大型商業農場通常不是由普通農民經營,而是由商人和政治機構成員經營。

    我不想冗長地討論此類商業活動實際上對糧食安全和經濟發展有多大貢獻,但引用糧農組織亞太辦事處高級動物衛生和生產官員漢斯·瓦格納的話:“主要受益者[亞洲肉類]需求激增的主力是大規模、城市、資本密集型生產商和加工商以及城市中上層消費者。絕大多數窮人沒有受益。”

    但讓我們回到生物安全的想法。禽流感,無論是H5N1 還是其他病毒,對於現代所謂的「生物安全」操作來說並不陌生。在我們的報告中,我們列出了現代工廠化農場中發生的幾次禽流感疫情:澳洲( 1976 年、1985 年、1992 年、1994 年) ,1997年)、美國(1983年、2002年、2004年)、英國(1991年)、墨西哥(1993-1995年)、香港(1997年)、義大利(1999)、智利(2002)、荷蘭(2003)及加拿大(2004) )。就 H5N1 病毒而言,許多跨國公司經營的工廠化農場都爆發了疫情:印度、越南、中國等。

    這讓我想到了西姆斯博士的下一點:

    引用:
    這篇文章還表明,該病毒需要在家禽中傳播才能致病。目前流行的 H5N1 病毒並非如此。這些病毒從進入雞群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具有高致病性,自 1996 年以來一直如此。

    – 注意:請參閱 Sims 博士的上述訊息,1996 年病毒再次出現

    這不是我們在報告中所說的。我們並不是說 H5N1 病毒需要在家禽中傳播才能致病。我們所說的是,高致病性病毒不是在後院雞群中產生的,而是在工廠化農場中擁擠的、基因一致的、高度易感的雞群中產生的。有充分證據表明,低致病性病毒在工廠化農場內,甚至在超現代化的「生物安全」農場中,會進化為高致病性病毒。這可能是高致病性H5N1病毒的來源。我們的觀點是,新的高致病性病毒(禽流感或其他病毒)隨時可能從這些農場中出現,沒有理由認為我們不會很快看到新的 H5 或 H7 病毒肆虐。

    我們還想說的是,工廠化農場以後院雞群和野鳥沒有能力的方式放大了這種疾病。在工廠化農場,死亡率通常為 100%;後院農場的溫度幾乎總是低得多。受感染的工廠化農場產生的病毒量可以透過進出工廠化農場並廣泛流動的許多管道迅速傳播——活體動物、雛雞、孵化蛋、飼料、機械等。

    從根本上說,西姆斯博士提出的生物安全解決方案似乎使我們陷入了惡性循環。工廠化農場的生物安全發生了問題,隨之而來的是要求更嚴格控制的呼聲,導致新的開支、更大的農場和更嚴厲的干預措施,例如禁止戶外家禽和基因改造雞——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在追求這些。隨著這個循環的繼續,潛在的後果變得越來越大,不僅表現在大流行病毒釋放的可能性方面,而且還表現在對小農場、生物多樣性和當地糧食系統的破壞方面。我們在報告中指出,在越南,糧農組織承認,實施其擬議的家禽部門重組計劃(「生產區」)的一項內容將導致潛在的 100 萬小型商業生產者的收入損失。

    新城疫等其他家禽疾病的經驗表明,小型農場可以有效控製家禽疾病並將損失降至最低。它們還有一個額外的優勢,由小農經營,為他們提供直接的收入來源、糧食安全和尊嚴。

    正如我們在報告中所寫:

    「對土地所有者來說,後院耕作並不是一種閒暇的消遣。它是亞洲和其他地區數億農村貧困人口糧食安全和農業收入的關鍵,為普通農村家庭提供三分之一的蛋白質攝取。亞洲幾乎所有農村家庭都至少養幾隻雞作為肉、蛋甚至化肥,它們往往是貧困農民唯一能負擔的牲畜。因此,鳥類對於多樣化的養殖方法至關重要,就像小農場家禽的遺傳多樣性對於家禽養殖的長期生存至關重要一樣。”

    對於受禽流感影響的國家的人民來說,放養家禽生產比大型工廠化農場更有價值。需要採取有效措施保護這些系統免受禽流感的影響,即使這意味著停止工廠化養殖並尋求更永續和多樣化的家禽生產方式。不幸的是,各國政府卻反其道而行——犧牲後院家禽養殖和小農戶來保護政治上強大的產業。

    ——德夫林·庫耶克
    糧食

    完整的 GRAIN 簡報「家禽遊戲:家禽業在禽流感危機中的核心作用」可在 http://www.grain.org。西班牙語和法語翻譯將很快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