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一個陽光明媚的周六下午,南大嶼山的長沙海灘一片寂靜,除了幾個在樹邊曬太陽的男人和一對在沙灘上漫步的情侶外,幾乎沒有人。一艘遊艇從東南方向的地平線駛來,乘著微風,直到距離海岸幾百米,船員們將一艘充氣皮划艇扔進水中。

一名身穿短褲和 T 恤的男子和一名女子爬上皮划艇,並迅速開始向海灘劃去。靠近岸邊時,皮划艇被波浪向前推,並被拋入白色的浪花中,女人緊緊抓住槳,向前衝去;該男子勉強站起來並穩住皮艇。兩人很快就恢復過來,把皮艇拉上海灘,沿著乾燥的沙灘慢跑,然後消失在樹林中的階梯上。
另一艘遊艇上的兩名男子已經劃向岸邊。他們也將皮艇從海浪中拖出來,大步穿過柔軟的沙灘,走上階梯。越來越多的遊艇出現在視野中,駛向同一片海灘,而其他遊艇則在近海來回航行,等待參賽者歸來。
由香港仔遊艇會主辦,2025年將迎來40週年
帆船船員和運動員正在參加亞洲最艱苦、最瘋狂的比賽之一——由香港仔遊艇俱樂部組織的年度四峰賽。比賽路線為穿越香港南部水域,中途停下來讓參賽者爬上爬下大嶼山、南丫島和香港島的主要山丘,以及西貢上方的馬鞍山。比賽全長約 170 公里,總爬升高度約 2300 米,相當於在一座四倍於太平山高度的山上飛奔,大部分路段都是沿著陡峭蜿蜒的小路和粗糙的岩石台階前進。
挑戰包括變化無常的天氣,遊艇可能被強風吹襲,或在微風中幾乎靜止不動,還要在黑暗中穿越山路。儘管獎金不高,但四峰賽有著特殊的吸引力,確保一些隊伍年復一年地參賽。儘管有相當一部分參賽者是英國人——對於熟悉歌曲“瘋狗和英國人”的人來說可能並不奇怪,但比賽還是帶有國際色彩,比如今年有一支荷蘭隊參賽,還有香港人加入,同樣測試他們的耐力和技能。

四峰帆船賽現已進入第 40 個年頭,其創始人是史蒂芬戴維斯 (Stephen Davies),他是一名英國前海軍陸戰隊員,熱愛徒步旅行和航海,於 20 世紀 70 年代末抵達香港。戴維斯從英國的三峰帆船賽中汲取了靈感,但他決定在一個週末而不是一周內完成比賽。他是阿伯丁帆船俱樂部的會員,他開始說服帆船委員會,這個想法並不瘋狂,而且他並不是唯一一個對此感興趣的白痴。
戴維斯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回憶道:「我認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不會同意,航行幾個小時到達山附近的登陸點,在任何條件下——黑暗、光明、有霧、潮濕、寒冷、炎熱,無論什麼條件——在上面跑上跑下,然後再航行幾個小時重複……然後重複……然後重複,這難道不是瘋狂的嗎?但他們最終同意所有的工作
租用直升機進行首次偵察;多年來路線不斷調整
俱樂部同意提供 HK$500 來補貼費用,戴維斯開始列印和影印比賽規則和報名表。他很高興能吸引到 15 名參賽者,其中包括極具競爭力的水手基思·雅各布斯 (Keith Jacobs),他租了一架直升機來勘察山峰和航線(“基思是一個非常富有的人,”戴維斯說)。
第一場比賽於 1 月 27 日星期六下午 2 點在微風中開始,戴維斯是首發選手之一,他擔心完全平靜可能會嚴重破壞多年的思考和計劃。微弱的海風確實是導致除六艘船外所有船隻退賽的主要原因,其中有一支隊伍的船隻因沿馬鞍山錯誤路線航行而未能抵達西貢,最終抵達了沙田。戴維斯的五人小組在午夜截止時間前不久衝過終點線時欣喜若狂,他們比總冠軍、直升機偵察高手雅各布斯落後了幾個小時。
戴維斯還與妻子伊萊恩一起參加了另外 12 場比賽,伊萊恩已累計參加了 20 場比賽。有時會發生意外,特別是在他們的第二場比賽中,桅杆在大約 15 分鐘後倒塌。
戴維斯說:“考慮到我現在已經很老了(今年 8 月就 80 歲了),我最美好的回憶是 2019 年我和伊萊恩一起攀登斯滕豪斯山的情景。” “我們的成績為 2 小時 04 分鐘,接近 17 支參賽隊伍的平均水平,考慮到我們的總年齡為 141 歲,這非常令人高興。”
多年來,四峰賽經歷了各種變化。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遊艇上的每個人都必須在前兩年內至少完成一次高峰航行,但這項規定已經放寬,現在三人就可以成為專業水手。通訊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從參賽者一旦離開視野基本上就消失了,到廓爾喀士兵在第二場比賽期間在山峰上設置軍用無線電,然後作為軍隊訓練演習而建立的無線電鏈路,到如今廣泛使用的移動電話,以及採用的 GPS 系統,使比賽控制室可以實時監控每艘帆船的位置。
路線也會發生變化,所選的山峰偶爾會發生變化,但大多數情況下會重新調整攀登山峰的順序,這甚至要求經驗豐富的競爭對手也改變他們的策略。
歡迎來到輕鬆活潑的開始
今年的航線是先前往鳳凰山,然後向東航行到斯坦豪斯山、紫羅蘭山和馬鞍山。起跑線位於香港島東南部的大潭灣。

那是海灣的入口,而不是平靜的內部。 「歡迎參加四峰帆船賽,這是一個輕鬆愉快的開局,」阿伯丁船艇俱樂部的海事服務官員亞歷克斯·約翰斯頓說道,他正在停泊在海灣入口附近的俱樂部委員會船上,用麥克風通過無線電聯繫參賽者,當時船在兩到三米高的白色浪花上上下下、左右搖晃,東北風激起浪花。
「這對英國的離岸賽來說很正常,」約翰斯頓對一位前來觀看比賽並緊緊抓住護欄的旱鴨子說道。他把麥克風拿近以盡量減少風噪,再次用無線電通知參賽者,解釋說由於所有船隻都已集合,比賽開始時間被推遲了。

約翰斯頓和其他四名比賽官員清點了在波濤洶湧的水面上航行的遊艇數量,確認所有 12 名參賽者都到場後,比賽就開始了。約翰斯頓確定了一條與主風向垂直的線,並指示賽事官員吉迪恩·莫瑟升起一面小旗,同時舵手吹響了氣喇叭。第一組的遊艇現在有五分鐘的時間接近終點。
很快,約翰斯頓就開始倒數:「十,九…二,一。」舵手敲擊了一門迷你砲,傳來一聲響亮而尖銳的「砰“!!”
「一切安全,一切安全!」約翰斯頓透過無線電通訊說。 2025 年四峰賽正在進行中。
片刻之後,一艘遊艇在委員會船前劃過水面,駛向南部較開闊的海域。隨後,又有五艘遊艇順風而行,在鶴咀以南遭遇強風時,突然向右傾斜,一度傾斜得厲害,船身肯定進水了。
約翰斯頓監督了第二組帆船的起航,另有七艘帆船加入了遊行隊伍。最後一艘是唯一一艘主帆降下的遊艇,僅靠前帆(也就是三角帆)上的風力提供動力。這是白色船體 莫漢,來自非政府組織 Sailability。
一場比賽,兩個賽道,設有障礙賽系統
雖然參賽者要經過的第一座山峰是西側約 30 公里外的鳳凰山,但所有帆船都朝東南方向航行,第一組帆船的目標是繞過橫瀾島,第二組帆船的目標是繞過波佛島。

比賽官員莫瑟在前一天晚上根據天氣決定了帆船的航線,但約翰斯頓直到比賽開始時才向參賽者透露了這些選擇。第一賽段的帆船將航行約 170 公里,而第二賽段的航線則短約 20 公里。
「對於比賽路線,我查看了預報,並試圖計算出在規定時間內有多少艘船可以完成比賽,」莫瑟說。如果航線太長,風力減弱,船隻可能會放棄比賽,打道回府。如果航線太短,比賽可能很快就會結束。
莫瑟解釋說,船隻的最終成績是根據差點系統計算的,類似於高爾夫比賽。一級帆船均擁有國際等級證書,這意味著障礙完全基於帆船的特性;而對於第二分區,障礙主要反映船員迄今為止的航海技術。
就在委員會的船返回阿伯丁時——比賽官員將在那裡幫助控制中心輪班的志願者,有消息稱一艘船被迫退出比賽: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外卡當時該船正返回香港島西岸附近的停泊處。
週末前進行偵察,講述先前的事故故事
該船由 Glenn Smith 擁有並擔任船長,Glenn Smith 是 Four Peaks 帆船賽的資深參賽者,曾在 20 世紀 80 年代參加過兩次比賽,近年來又參加了 11 場比賽。 外卡 去年曾贏得比賽,因此是今年甲級聯賽的奪冠熱門之一。

比賽前的那個星期天, 外卡的九人小組乘船出去進行偵察,練習如何登船和劃槳而不翻船,並檢查了在攀登紫羅蘭山後可以接載跑步者的可能地點。如果你想知道這些地方是什麼,也許團隊成員可以告訴你,但他們必須殺了你——因為團隊喜歡對他們的策略規劃保密,以免其他人學會如何縮短他們的比賽時間(好吧,不是真的殺了你,但團隊技巧是不能分享的)。

偵察參與者包括新跑步運動員約翰·沃利爾姆 (John Vullierme)。對於這支隊伍來說,Vullierme 並不是一名山地賽跑新手:就在前一天,Vullierme 剛剛跑完 100 公里,總海拔超過 5000 米,比賽主要覆蓋香港新界的麥理浩徑。
鄧寶源是隊中另一位職業選手,他第三次跟隨史密斯領銜的隊伍參加四峰賽。他講述了之前比賽中的一次不幸遭遇:凌晨 1 點左右,他乘坐一艘開往長沙的皮划艇翻船,然後在水中待了 15 分鐘,直到他和他的跑步夥伴被遊艇發現並接走,然後再次劃皮划艇,到達海灘並跑上鳳凰山。 「天氣真的很冷,山上霧氣瀰漫,我全身都濕透了,」Po 說。到達山頂後,他和同伴遇到了負責監控參賽者的比賽志願者,不幸被抽查了手電筒、哨子、睡袋等裝備。 「當我停下來的時候,我渾身發抖,那四分鐘左右的時間感覺像一個世紀那麼長,」阿波回憶道。
至少這次事故沒有阻止隊伍繼續比賽,這只是比賽歷史上發生的一系列相對較小的事故之一,有些事故還帶來了意外的喜劇效果,比如一名跑步者把一隻鞋留在船上,然後一隻鞋都沒脫,一隻鞋穿著,跑上了斯滕豪斯山。
其他問題也可能使隊伍別無選擇,只能退出比賽,例如一艘船太靠近史丹利附近的海岸,被潮水推到鯊魚網中。 「我們費了好大勁才把他們救出來,還請了海警參與進來,」約翰斯頓回憶道。
今年, 外卡,比賽的阻礙是主帆頂部在起航後不久就斷裂。史密斯後來指出:「以前從未發生過這種情況。」 「當然每個人都非常失望。」事實上,一些團隊成員說了一些相當粗魯的語言,這不值得在家庭報紙上重複。
在鳳凰山的隊伍之間廣泛傳播,然後繼續前往南丫島及更遠的地方

其餘 11 艘船均順利抵達大嶼山,其中第一艘船在出發後約三小時抵達;大約 1 小時 20 分鐘後,有兩架飛機殿後。
從長沙出發,參賽者沿著一條廢棄的舊路前往白公坳的山口,然後沿著崎嶇的小路前往鳳凰山。雖然水平距離只有 4.5 公里,但這意味著從海平面上升 934 米,對許多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天的好去處。健行者可能需要花幾個小時才能從白公凹到達山頂;然而比賽中最快的一對選手卻飛速地在鳳凰山上飛馳,僅用 1 小時 27 分鐘就從鳳凰山跑到了海灘邊的檢查站。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被獵豹追趕的瞪羚一樣在階梯之間跳躍。幾位跑者大多以輕快的健行速度行走,尤其是在穿過樹林和草坡的陡峭石階上。這擴大了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 Neo One 第一艘船下午 4 點左右從長沙出發,Sailability 的 莫漢 最後一班出發時間為下午 6 點,日落後不久。
即使 莫漢 搬離大嶼山, Neo One 抵達南丫島西南部,兩名跑者劃上岸,攀登斯登豪斯山。斯坦豪斯山高僅 353 米,是四座山峰中最低的一座;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很容易攀登,即使是在白天。陡峭的山坡上雜草叢生,點綴著巨石,只有幾條狹窄的小路,這條小路通往參加 2000 年四峰攀岩賽的德國“極限運動者”斯蒂芬·施萊特 (Stefan Schlett),他把這次攀登稱為“血腥的粗俗”。
下一座山峰,位於淺水灣上方的紫羅蘭山,有更好的路徑可以攀登,所有隊伍也在黑暗中攀登了這座山峰。
在山頂煎早餐
隨後,他們向東駛往馬鞍山,戴艾雅達·庫爾塔坎 (Tai Aiyada Kultakham)、曾韻儀 (Diana Tsang Wan-yee) 和鮑勃·羅傑斯 (Bob Rogers) 在那裡等候他們的選手。
在第一屆四峰賽跑中,跑者只需將一張紙放入罐子中即可證明他們已經攀登了一座山峰。但現在,有志工來確認他們的到達時間,並可能驗證他們是否具備所需的安全裝備。 Aiyada 和 Tsang 是四峰賽的新人,陪同經驗豐富的志工 Rogers 一起參賽。
「我是阿伯丁賽艇俱樂部的創始成員之一,從來沒有想過要參加四峰賽,只是想幫忙,」羅傑斯說。當被問及他是否願意攀登香港最高峰之一,然後露營過夜等待參賽者時,他回答說:“所有的山都很棒。我每個週末都去徒步;在山上漫步真是一種享受。馬鞍山很美——你可以在山頂上享用煎炸早餐,欣賞周圍的美景。”第一次上山的人也同樣很高興:“我真的很高興,我成功了艾亞達馬鞍。
三人於傍晚時分徒步上山,紮營後便睡覺。控制室的資訊顯示,第一批跑者將於凌晨 2 點 15 分左右到達。事實上,第一趟雪是在凌晨 1 點 55 分到達的,第二趟雪是在凌晨 4 點到達的,從此一直有涓涓細流,直到天亮之後。

甚至在馬鞍山之前, Neo One 遠遠領先其他船隻。這是船東兼船長史蒂芬·菲利普斯第六次參加四峰帆船賽。他透過電子郵件解釋說,他之所以參加,是“因為這是香港所有帆船賽中最激動人心的比賽。充滿挑戰,令人精疲力竭,但又充滿樂趣!……而且在世界上非常獨特。在英國只有一場類似的比賽(三峰帆船賽)。”
Sailability 的殘疾水手和跑步者包括“銀翼殺手”
儘管 Neo One 是速度較快的帆船之一,其訓練有素的船員有望成為比賽領先者,其他隊伍參加四峰賽可能主要是為了測試自己能否應對各種挑戰。它們包括 莫漢 來自 Sailability 的團隊,這是一個為殘疾人提供航海機會的慈善機構。

Sailability 創辦人 Kay Rawbone 是船上六名健全團隊成員之一,另外還有六名殘疾人。 「儘管有四艘船退出了比賽,但我們還是完成了比賽,」她後來自豪地說。 “即使我們晚上從紫羅蘭山航行到馬鞍山,天氣非常惡劣,風很大,還開始下雨,也沒有人抱怨。”
患有肌肉萎縮症、行走困難的潘子明 莫漢的掌舵者。參賽者包括有特殊教育需求的曾志偉,馬鞍山是他本次比賽的第四座山峰,使他成為比賽中第一位登上全部四座山峰的殘疾選手。在馬鞍山隊,曾志偉和體格健壯的何澤林以及駱駝馮一同出戰。馮先生於 1979 年因一場車禍失去了左腿,此後他成為一名“刀鋒跑者”,參加各種冒險比賽,包括 1000 公里的四沙漠超級馬拉松系列賽。
當 Sailability 選手到達馬鞍山檢查站時, Neo One 團隊已經返回愉景灣的遊艇基地。
與輕鬆愉快的開局不同,比賽的結局卻有些令人失望。當 Neo One 號經過阿伯丁附近的環島時,天色還很黑。聽不到任何歡呼聲,遊艇上也沒有燈光;對於等待的攝影師來說,它「像一艘幽靈船」一樣越過了終點線。官方時間為凌晨 5 點 19 分 36 秒。隨後,下午 1 點 21 分, 莫漢 處於比賽的最後。兩隊都計劃明年再次參賽; Glenn Smith 也是如此 外卡,他預測,「我們將給予 Neo One 為冠軍而拼盡全力😊」。
回顧今年的四峰帆船賽,主席約翰·柯里 (John Currie) 認為,看到如此多的新參賽者和船長給予積極評價,並有意在 2026 年重返賽場,令人鼓舞。他指出,這項賽事很特別——只有香港的山海結合才使其成為可能,即使船長們也參加過幾次離岸賽,「他們永遠記得四峰帆船賽」。
為《南華早報》雜誌撰寫: 香港四峰帆船賽,帆船運動員和跑步運動員展現勇氣.